加入收藏
首页 > 正文

材料与化工学院: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

作者: 时间:2020-10-09

近日,材料与化工学院黎晓博士获得一项国家自科基金青年基金“基于铁蛋白笼的抗脑胶质瘤(GBM)药物控释体系研究”,阳海博士联合企业获得一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研磨废弃水处理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得250万元经费支持,张何博士的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普适性筛查检测试纸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子课题获得立项,经费为30万元。这系列可圈可点的成果的取得,是学院狠抓学科建设,促进办学核心竞争力的最好体现。除此之外,2020年以来,学院取得的成果还有——

6月份,阳海教授成功入选湖南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是本批次19名“中青年学者”培养计划中唯一一名来自二本高校的教师。这是学院近期一连串“喜报”中的最近一个;

6月,张儒博士获得2020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立项,成为学校首个“杰青”;

6月,阳海主持,联合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和湖南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的“活性氧物种对有机污染物降解动力学及反应活性位点与机制”项目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我校首次牵头获得该级别奖项;

获得3项省自科基金项目、2项省市联合基金;

6月,傅昕再次代表学校参加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全国选拔赛。她和方正军老师连续两年拿到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也连续两年获得了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

学院近年来引进高水平博士也取得很大的突破,2020年已经引进博士4人,近五年来引进博士19人,学院博士人数达到46人,引进的博士中有湖南省百人计划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他们中主持国家基金的有7人。

学院高水平文章居全校之首;每年的校聘关键岗,学院人数占据到三分之一以上;成功考研人数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近年来大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获奖也越来越频繁,体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一切,都与抓学科建设密切相关。

正因为如此,学院在2017、2019两次荣获湖南工程学院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总是要看看来时的路,才能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材料与化工学院近五年来,所抓的最重要的工作即是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来带动其他各项事业发展,可谓抓到了致胜要点。

全力打造科研团队学院院长邓继勇在各种场合都会说一句话,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高校的发展是空中楼阁;有了人,我们还要把他们用好,发挥团队的合力,才能实现事业发展。2016-2020年,学院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共引进博士19人,柔性引进高水平教授及专家2人,五年共新增教授5人、副教授8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选派到相关企业学习获取企业实践技能教师6人、公派出国访学教师6人。为提高学院科研团队的科学研究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学院坚持重点建设与整体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近五年来,在前期基础上形成了10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如绿色反应技术与分子构效、新型微流控芯片应用平台研发、芳香性农药光降解、石墨烯基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等,其中在绿色反应技术、分子模拟与化学结构信息处理、新型染整技术开发、微流控芯片的研制等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学院科研方向总体发展平衡,重点突出,特色明显。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能充分发挥作用,并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且富有战斗力的学科学术梯队。

着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如果说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则为人才稳定和学院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土壤。依托应用化学这一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校级重点学科以及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学院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搭建科研平台。经过多年建设,学院2018年获批“环境催化与废弃物再生化”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批为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化学学科获批为校级应用特色学科。2019年获批“环境功能材料与污染控制”湖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到十三五末,学院省级以上的教学、科研平台达到了14个。

以制度和政策为抓手,全力推动科学研究出成果。在认真执行学校科研政策的基础上,学院还配套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教研科研工作激励办法》,积极贯彻“纵向上水平,横向抓经费”的科研引导政策。通过落实“科研奖励办法”、“学术报告制度”等手段鼓励和激励更多的教师参与科研和技术开发。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及产学研基地,拓宽对外联系渠道,努力争取政府、企业、个体等组织的研发项目,积极承担或参与行业、企业的科技咨询与服务,进一步拓宽社会服务功能。近五年来,学院新增各级项目10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22项,横向项目69项,总科研经费1887万元;在国内外重要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4篇,其中SCI一区论文9篇,二区论文9篇,三区论文11篇,SCI四区或A类论文74篇;编写专著、教材8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7项,新申请发明专利75项。

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视野。制定了《青年学者科研交流制度》,学院以学术沙龙活动为载体,面向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院级科研交流平台,近五年来,学院举办学术沙龙3次,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企业精英为师生作学术报告40余场,资助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达60人次,主办省级学术会议5次,协办国家级学术会议2次。这些学术活动极大地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活跃了科研气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

学科建设促进教学和专业建设成效日益凸显。近年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8年提交专业认证申请获得中国专业认证协会受理,2020年认证材料已最后提交,10月18日将迎来专业家现场考察。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也日渐渗透到教学各环节,推动专业综合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近五年来,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1个,立项省级教研教革项目8项、省级教育规划课题3项、省级金课2门、省级开放在线课程1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项。发表教研论文49篇,核心3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湖南省高校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5人次;获批湖南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1个,立项湖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1门。

科研育人,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整体提升。在材料与化工学院,一直传承着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科研引领专业全面育人的传统。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刻起,专业教师就会通过专业教育挑选苗子,按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来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他们成为教师科研团队的新鲜血液,设计实验、撰写论文、申报专利、参加竞赛,在专业领域里自由翱翔,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学生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以上20余篇;申请专利24项,授权9项。在各类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中,捷报频传,如2020年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华南赛区特等奖,2019年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华南赛区一等奖,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化学化工创新作品竞赛特等奖等。据统计,学生在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10项(其中一等奖5项),在省级学科竞赛获奖87项(其中特等奖、一等奖18项);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9项,获省教育厅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项,获湖南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70余项;指导学生在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5次;爱心社连续两年获湖南省创业就业能力挑战赛获百强社团。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带动学院学风持续向好,每年考研人数及录取率位列全校前茅,他们登上更好的平台,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和化工行业的众多优秀校友一样,成为引领化工学子不断攀登新高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出彩化工人。

 Copyright© 2019.  版权所有湖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湘教QS3-200505-000062 湘ICP备14008333号